事业单位
登录
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甘肃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江西 江苏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四川 陕西 山西 上海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公基知识:地震知识来了解
华图教育 2020-07-23 17:22

7月12日6时38分,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京津冀地区震感强烈。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当日对媒体表示,此次地震属于1976年唐山地震余震。唐山为何屡次发生地震?究其原因还要从其所处地理位置说起。

唐山位于郯城-庐江地震带、燕山地震带以及海河(河北)平原地震带三条地震带的交汇处,地震概率偏高,地震级别也偏高。作为中国,其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那么,世界上主要地震活动带有哪些?

考点一 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海岭地震带(洋脊地震带)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民国九年),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震中烈度被定为12度。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造成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中国河北省唐山地区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为十一度。造成二十四万人死亡,十六万人受伤。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中国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 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谈到这里就要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地震震级和震度是如何划分的。

考点二 地震震级和震度

(一)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二)地震震度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12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每一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与经济损失都是惨重的。面对震后的惨烈场面,人们总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作出一些预警。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唐山古冶区12日的5.1级地震前,网上一些“小伙伴”通过社交媒体反映曾通过电视、手机等终端收到地震预警信息。为何能在地震之前发出预警信息?

考点三 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利用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之所以能够利用这种原理来预警是因为地震的成因是由于地下几公里至数百公里的岩体发生突然破裂和错动。而这些破裂和错动释放的能量又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出去。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具有一定的传播速度,当地震发生后,要等相应的地震波传播到人所在的位置。这个时间差给地震预警留下了空间。

除了不断完善各项科技成果在震前作出预警,在震时也要学习一些措施保护自己。

考点四 地震保护措施

(一)发生地震时不应该:

①滞留在床上或站在房间中央,躲在窗户边,靠近不结实的墙体,破窗而逃;#p#分页标题#e#

②到阳台、楼梯、或去乘电梯、跳楼。

(二)发生地震时应该:

①离开建筑物后,马上撤离到空旷的地方;

②如果被困建筑物中,可躲避在承重墙墙角处,卫生间等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

③如果被困房间中,可以先躲在较为结实的家具下面;

④住在平房可躲在炕沿下,但要避开大梁。

以上就是和地震相关的一些常识。希望对大家的考试和生活有一定的帮助!

【练习题】

1.地震带就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地球上主要的三处地震带分别是( )

A. 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B. 印度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大西洋地震带

C. 中东地震带、亚索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D. 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大西洋地震带

A【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地震带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地震带基本上在板块交界处,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带外地震分布零散,地球上主要有三处地震带,分别为: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海岭地震带(洋脊地震带)。

因此,选择A选项。

2.“地震预警”指在发生地震后利用( )产生时间差,“与时间赛跑”对外发出预警。

A. 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

B. 纵波比面波传播速度快

C. 面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

D. 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

A【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地震发生最初时,跑得快的是强度较小的纵波,速度约每秒5-7公里,而破坏性更大的横波由于传播速度相对较慢(约每秒3-5公里)则会延后到达。地震监测仪器检测到纵波后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出发震时间、震中、震级等大致信息,有关部门可以抢在横波到达前通过电视和广播发出警报。电视广播依靠的是电磁波,它的速度比横波速度要快得多。

因此,选择A选项。

3.某地处在地震带上,地震频发。在一次地震逃生课中,老师教授了一下逃生技巧,其中错误的是( )

A. 离开建筑物后,马上撤离到空旷的地方

B. 如果被困建筑物中,可躲避在墙角处

C. 如果被困房间中,可以先躲在较为结实的家具下面

D. 如果在高层建筑中,遇到地震优先选择电梯逃生

D【解析】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发生地震时不应该:①滞留在床上或站在房间中央,躲在窗户边,靠近不结实的墙体,破窗而逃;

②到阳台、楼梯、或去乘电梯、跳楼。因为阳台、楼梯是楼房建筑中拉力最弱的部位,而电梯在地震时则会卡死、变形。可知D项错误。可见,如果在高层建筑中,遇到地震优先选择电梯逃生,则极可能逃无可逃。

因此,选择D选项。

扫码回复: 时政周报 领取时政每周讲义+模拟题

2025年事业单位备考资料包(通用版)
上一篇:无 下一篇:2025年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考核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8人公告
延伸阅读
辅导教材

面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