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登录
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甘肃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江西 江苏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四川 陕西 山西 上海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关于“风”的考点梳理
华图事业单位 2025-04-17 17:43

2025年4月,华北地区迎来了一场“历史罕见”的极端大风天气,多地出现12—13级的阵风,部分地区甚至接近或突破了1951年以来的历史同期极值。那什么是风?风是怎么形成的?此次持续性大风的成因是?公众如何应对此类复杂的极端天气?带着这些疑问,和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风的定义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是一个表示气流运动的物理量。它不仅有数值的大小(风速),还具有方向(风向)。

风速是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水平距离,以米/秒为单位。大气中水平风速一般为1—10米/秒,台风、龙卷风最大能达到100米/秒。另外,风速单位还包括knot(海里/小时,又称“节”,)和km/h,具体换算为:1m/s=3.6km/h,1knot=1.852km/h,1km/h=0.28m/s,1knot=1/2m/s。

风向指气流的来向。地面风向用16方位表示,高空风向常用方位度数表示,即以0°(或360°)表示正北,90°表示正东,180°表示正南,270°表示正西。在16方位中,每相邻方位间的角差为22.5°。

风的成因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空气流动现象,一般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是风。风的形成和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压差、地球自转、地形等。

1.气压差

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气压的高低与空气的密度、温度和高度有关。由于地球表面受热不均,不同地区的温度不同,导致空气密度不同,从而形成气压差。例如,赤道地区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极地地区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气压。气压差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空气总是从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动,以达到气压平衡。气压差越大,风速越快。

2.地球自转与科里奥利力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表面的空气在运动时受到一种称为科里奥利力的作用。科里奥利力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科里奥利力改变了风的运动方向,使得风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例如,在北半球,气旋(低气压系统)的风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反气旋(高气压系统)的风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形影响

山脉对风的运动有显著影响。当气流遇到山脉时,被迫上升,形成地形抬升。在山脉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形成焚风效应。山谷风是由于白天山坡受热快,空气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冷却快,空气下沉,形成山风。

另外城市中的高楼大厦会形成风廊效应,使局地风速增大。例如,在城市中心的高楼之间,风速可能会比开阔地区高出40%。

4.气温差与对流

气温差是形成风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地区的气温不同,导致空气密度不同,从而形成气压差。例如,白天陆地受热快,空气上升,形成海风;夜晚陆地冷却快,空气下沉,形成陆风。

对流是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当地面受热不均时,空气会因受热膨胀而上升,冷却后下沉,形成对流。对流运动是形成风的重要机制之一。

5.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地球大气环流主要包括三圈环流,即哈德来环流、费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这些环流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分布而形成的。

季风环流:季风环流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和地球自转而形成的。夏季,陆地受热快,形成低气压,海洋形成高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陆地冷却快,形成高气压,海洋形成低气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风的类型

1.阵风:当空气的流动速度时大时小时,会使风变得忽而大,忽而小,吹在人的身上有一阵阵的感觉,这就是生活上认定的阵风。气象上,风速通常指2分钟内的平均情况,而风速时大时小,阵风通常就是指这段时间里最大的瞬时风速。如果天气预报今天风力4—5级,阵风6级,就是说今天平均风力4—5级,最大瞬时风力可达6级。

2.旋风:当空气携带灰尘在空中飞舞形成漩涡时,这就是旋风。

3.焚风:当空气跨越山脊时,由于空气下沉,背风坡上容易发生一种暖(或热)而干燥的风,就叫焚风。

4.台风: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大气涡旋,所以又叫热带气旋。当涡旋中心最大风力达到八级以上时,就叫台风;中心最大风力在六至七级叫弱台风;中心最大风力达八至十二级时,叫强台风。

5.龙卷风:从积雨云中伸向地面的一种范围很小,破坏力极大的空气涡旋。发生在陆地上的叫陆龙卷,发生在海洋上的叫海龙卷,又叫水龙卷。龙卷风是一种旋转力很强的猛烈风暴,风速最大可达每秒100米以上。

6.山谷风:在山区,白天风沿山坡、山谷往上吹,夜间则沿山坡、山谷往下吹,这种在山坡和山谷之间,随昼夜交替而转换风向的风叫山谷风。

7.海陆风:在近海岸地区,白天风从海上吹向大陆上,夜间又从陆上吹向海上,这种昼夜交替、有规律地改变方向的风称海陆风。

8.季风:随着季节交替,盛行风向有规律地转域的风。在冬季,空气从高压的陆上流向低压的海上,这叫冬季风;在夏季,风从海上吹向陆上,叫夏季风。我国是季风显著的国家,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这就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了冬干夏湿的季风气候特色。

9.信风:在低层大气中,从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地区广大区域内的持继性风。在北半球,信风盛行风是东北;而在南半球则是东南。

10.反信风:在赤道地方上升的热空气到了大气上层分向两级流动,这种气流就称反信风。由于地球自转的作用,反信风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半球偏左。反信风不断把氛围带到纬度30°至35°之间的地带,构成空气聚积的状态,形成副热带高压带。所以在此区域沙漠较多。

华北大风

1.形成原因

(1)冷暖空气剧烈对峙

此次大风为春季典型天气过程,符合华北地区“前暖后冷、大风频发”的气候特征。冷空气抵达前,华北地区经历明显“锋前增温”,4月10日北京、天津等地最高气温达28℃,较常年同期偏高8至10℃。冷暖空气交汇形成强温度梯度(15℃/100公里)和气压梯度(8百帕/100公里),为近十年同期最大值,直接驱动地面大风生成。

(2)高空强风“能量下传”

对流层中层存在风速达50米/秒(180公里/小时)的西风急流,白天受太阳辐射影响,大气热力条件充足,高空强风通过湍流将能量传导至地面,使地表风速额外增强20%至30%。

(3)地形与城市“放大镜”效应

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的“V”型谷地形成“天然风道”,压缩气流导致风速骤增;而北京、天津等超大城市的高楼建筑群则形成“风廊”,局部风速较周边增强40%,风向紊乱易引发局地极端强风。

2.应对措施

(1)尽量减少外出,不在大树、广告牌或临时搭建物下逗留,警惕高空坠物。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等容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2)及时清理居家、工作场所及周边的落叶、纸箱等可燃杂物;停止室外动火,露天烧栲等易引发火灾的行为。

(3)加强户外活动的安全管理,暂停举办有组织的登山、徒步,骑行等户外运动和水上游乐活动等。停止各类室外大型集会和户外施工作业。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注意回港避风。

(4)低温大风天气下,通勤优选公共交通,减少电动车和自行车出行,高速公路驾车注意保持合理车速车距。

(5)进入林区要严格遵守防火规定,严禁一切野外用火,不要携带火种进山。一旦发现火情,务必迅速拨打119报警。

(6)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加强对敞开式和半露天式库房防风措施,加强检测,报警仪器的防风、防尘检查。

(7)大风过后,相关单位须对高空作业安全设施逐一检查,消除隐患。

【小试牛刀】

下列关于风的相关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风是空气水平运动形成的,其形成主要原因是空气上升与下降的对流运动

B.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例如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

C.风力等级是衡量风强弱的指标,其中12级风被称为飓风

D.遇到大风天气时,应避免在大树、广告牌或临时搭建物下逗留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其本质是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流动,以达到气压平衡。这种水平运动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风”。故形成风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气压差异。而空气上升与下降的对流运动属于垂直方向的空气运动,主要影响局部天气,如雷暴天气。A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扫码回复: 时政周报 领取时政每周讲义+模拟题

2025年事业单位备考资料包(通用版)
上一篇: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招聘急需紧缺合同制人员13人公告 下一篇:2025年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社会人员29人公告(一)
延伸阅读
辅导教材

面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