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登录
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甘肃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江西 江苏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四川 陕西 山西 上海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4.22)
华图事业单位 2025-04-22 08:58

一、单选题

1. 下列错误的是

A.坐车时如果车突然停下,人向前倾——摩擦力

B.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路边草、树叶上有露珠——水蒸气

C.物体在空中下落——万有引力

D.站在太阳底下有影子——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常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坐车时车突然停下,人向前倾是典型的惯性表现。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使得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当车行驶时,人随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车突然停止,而人的身体由于惯性,依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倾。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在此现象中并非是摩擦力导致人向前倾。A项错误,当选。

B项:清晨路边草、树叶上出现露珠,这背后涉及到物质状态的变化。在夜间,气温逐渐降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即从气态转变为液态,形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附着在草叶等物体表面,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露珠。符合物质的物态变化规律。B项正确,排除。

C项:物体在空中下落这一常见现象,其本质原因是万有引力的作用。万有引力定律表明,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地球质量巨大,对地球上及地球附近的物体都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个吸引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重力。在重力的作用下,物体就会朝着地球表面下落。C项正确,排除。

D项:站在太阳底下会出现影子,这是基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的人体时,光线无法穿过人体继续传播,在人体的后方就会形成一个没有光线照射到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是影子。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体现,影子的形成就是其中之一。D项正确,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2. 输送天然气和自来水使用圆形管道的优点是:

A.铺设方便

B.维修方便

C.美观

D.抗压能力强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常识。

第二步,A项:铺设管道的便捷程度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施工场地状况、施工工艺以及所使用的设备等。并非圆形管道就一定铺设方便,其他形状管道在合适条件下也能顺利铺设。A项错误。

B项:维修管道涉及多个方面,管道材质决定了其耐用性和维修难度,连接方式影响着维修时的拆卸和重新安装的难易程度,维修技术的先进与否也至关重要。管道形状对维修方便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不能将维修方便归结为圆形管道的优点。B项错误。

C项:在输送天然气和自来水这种功能性需求为主的场景下,美观并非是选择管道形状的关键考量因素,不能作为圆形管道在该情境下的优点。C项错误。

D项:从物理学原理来讲,圆形结构具有独特的力学性能。当受到外部压力时,圆形管道能够将压力均匀地分散到整个圆周上,避免了应力集中在某些特定部位。在输送天然气和自来水过程中,管道内部会承受流体带来的压力,圆形管道凭借其均匀分散压力的特性,能够更好地承受这些压力,保障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这是圆形管道极为突出的优点。D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D选项。

3. 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其中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下列关于机械能的说法错误的:

A.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B.同一弹性物体在一定范围内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多

C.动能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不能小于零

D.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由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小以及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能量转化知识并选错误项。

4. 在炎热的夏天,空调已经成为人类对抗高温的重要设施。关于空调制冷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冷液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B.通过促进空气流通增加液体的蒸发吸热

C.通过与外界热交换吸热

D.产生的负氧离子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成为臭氧来吸热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常识。

第二步,A项:空调制冷的核心原理即制冷液汽化时从室内吸收热量,在室外液化时向外界放出热量,通过这一过程实现室内外热量的转移,达到制冷目的。A项正确。

B项:单纯促进空气流通增加液体蒸发吸热,无法达到空调这样高效稳定的制冷效果。空调制冷的关键在于制冷液的循环相变,空气流通只是辅助因素,并非主要原理。B项错误。

C项:与外界热交换只是空调制冷过程中的一个外在表现,并非本质原理。制冷的根源是制冷液在空调系统内的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的循环。C项错误。

D项:空调的制冷过程与负氧离子和臭氧无关。负氧离子和臭氧相关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空气净化等方面,和制冷原理没有关联。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空调内部有专门的制冷液,这是实现制冷的关键物质。在空调的蒸发器部分,制冷液处于低压环境,此时制冷液会发生汽化现象。汽化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制冷液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就来自于室内的空气,从而使得室内空气温度降低,实现制冷的初步效果。接着,经过汽化后的制冷液变成气态,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机对气态的制冷液进行压缩,使其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这一过程为后续的热量释放做准备。然后,高温高压的制冷液气体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由于外界环境温度相对较低,且冷凝器的结构设计有利于热量交换,制冷液气体就会发生液化现象,从气态重新转变为液态。液化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被排放到室外环境中。之后,液态的制冷液经过膨胀阀,压力再次降低,又回到蒸发器中,开始新的一轮汽化、吸热、压缩、液化、放热的循环过程。如此不断循环,室内的热量就持续被转移到室外,从而保持室内较低的温度。

5. 在举重比赛中,运动员上场之前总要在手上擦些“白粉”,其作用是增大手与被握物体的:

A.反作用力

B.牵引力

C.摩擦力

D.张力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力学知识。

第二步,A项:反作用力是与“作用力”相对,在力学中,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对应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叫做反作用力。‌与题意不符。A项错误。

B项:在机械工程中,牵引力是指包括汽车、铁路机车、自行车等轮式车辆载具的传动系统对车轮产生旋转力矩,通过动轮与地面或钢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力的作用方向与车辆运动方向相同,力的大小取决于原动机的功率和车辆的运动速度,可由车辆使用者根据需要而控制。常记为F牵,与阻力相对。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

C项:在举重比赛中,运动员上场之前总要在手上擦些“白粉”,其作用是增大手与被握物体的摩擦力。‌这种白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镁,也被称为镁粉。碳酸镁具有很强的吸湿作用,能够吸收手掌上的汗水,从而增加手掌与器械之间的摩擦力,使运动员能更牢固地握住器械,提高抓握力‌。C项正确。

D项:张力,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C选项。

二、多选题

6.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简称光的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有:

A.小孔成像

B.海市蜃楼

C.池水“变浅”

D.激光准直

【答案】A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光学知识。

第二步,A项:当光线通过小孔时,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会在小孔后的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典型体现。“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A项当选。

B项: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当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导致远处的景物在光线折射后形成虚像,从而产生海市蜃楼这种奇幻的景观。B项排除。

C项:池水“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使得我们看到的池底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从而感觉池水变浅了。C项排除。

D项:激光具有高度的准直性,这是因为激光在传播过程中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能够沿着几乎完全直线的路径前进,从而实现精准的定位和导向,常用于工程测量、医疗手术定位等领域。“激光准直”属于光的直线传播。D项当选。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D选项。

7.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优点,可用于:

A.水下定位

B.地下资源勘查

C.清洗电子元器件

D.体外碎石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声学知识。

第二步,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其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优点,使其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A项: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能够保持较好的方向性和穿透性,因此常被用于水下定位和导航,例如声呐系统使用超声波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A项正确。

B项:超声波能够穿透一定深度的地层,在遇到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等现象。通过对这些反射和折射信号的接收和分析,可以探测地下的地质结构、矿藏分布等情况。例如,在石油勘探中,利用超声波测井技术可以获取地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为寻找石油资源提供重要依据。B项正确。

C项:超声波清洗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空化效应。当超声波在清洗液中传播时,会形成许多微小的气泡,这些气泡在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会迅速破裂,产生强大的冲击力,能够将电子元器件表面的污垢、杂质等剥离下来,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这种清洗方式具有清洗效果好、效率高、对元器件损伤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业等领域。C项正确。

D项:医学上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来破碎体内结石,如肾结石、胆囊结石等,而不需要开刀手术,这种方法被称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该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有效方法,避免了传统手术带来的较大创伤。D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BCD选项。

8. 下面是由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电风扇吹风

B.电饭煲煮饭

C.电炒锅炒菜

D.电水壶烧水

【答案】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电学知识。

第二步,B项:电饭煲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元件将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将水蒸气传导至米饭中,使米饭煮熟。B项正确。

C项:电炒锅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加热的原理。电炒锅内部通常包含一个电热器,通电后电热器会产生高温,将锅底加热。C项正确。

D项:电水壶的工作原理是:壶内有一个加热元件,通常是电阻丝或电热管。当通电时,电热元件产生热量,传递给水,将水加热。D项正确。

因此,选择BCD选项。

【拓展】A项: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转动,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A项错误。

三、判断题

9. 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失重状态消失,质量会有所增加。(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基础知识。

第二步,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只是所处的环境从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变回地球的重力环境,失重状态消失,但宇航员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其质量不会有所增加。

因此,本题错误。

10. 保温杯灌水时灌满可隔绝空气利于保温。(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常识。

第二步,保温杯的保温原理主要是通过减少热量的散失来实现的,其构造一般有双层玻璃或不锈钢壁,中间为真空层,能有效减少热传导和热对流。而在实际使用中,保温杯灌水时不应该灌满,因为如果将水灌满,水会直接接触瓶盖,当打开瓶盖时,热量容易通过瓶盖处快速散失,而且没有空气层的缓冲,热量也更容易传导出去。此外,灌满水还可能在水受热膨胀时导致瓶内压力增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一般建议保温杯不要灌满水,留一点空间,更利于保温。

因此,本题错误。

扫码回复: 时政周报 领取时政每周讲义+模拟题

2025年事业单位备考资料包(通用版)
上一篇:每日时政早报(2025年4月22日) 下一篇:2025年山东济宁市任城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教育类)125人公告
延伸阅读
辅导教材

面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