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登录
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甘肃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江西 江苏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四川 陕西 山西 上海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5.14)
华图事业单位 2025-05-14 08:49

一、单选题

1.国防力量的主体是军事力量,我国的国防力量是由万千的军队与军人组成的。其中,作为我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的是:

A.武警部队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国情知识。

第二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前身第二炮兵,成立于1966年7月1日,由毛泽东主席批准,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始终由中央军委直接掌握,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这支掌握着“大国利剑”的神秘部队从诞生伊始便肩负着保障中华民族根本生存利益的重任,可以说,对于潜在的敌对势力而言,“二炮”堪比古希腊神话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震慑敌人的最有力杀手锏。

因此,选择D选项。

2.晋代挚虞在《文章流别集》中写到,“逸辞过壮,则与事相违”,必然“背大体而害政教”。从公文叙述的角度看,这告诉我们:

A.公文中的叙述要讲究简练

B.公文中的叙述要讲究分寸

C.公文中的叙述要讲究平叙

D.公文中的叙述要讲究实叙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写作知识。

第二步,题干中“逸词过壮,则与事相违”指的是美丽的辞藻过多,就会使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与原意不相符,所以公文中的叙述要讲究实叙。

因此,选择D选项。

3.打招呼、拜年等用语内容转变体现了:

A.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B.意识是人脑自主形成的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意识是主观内容和客观形式的统一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只有人脑不能产生意识。人脑犹如意识的“加工厂”,只有“加工厂”而没有“原材料”是不能有任何产品的。意识的“原材料”只能来源于客观世界。拜年用语的变化说明了客观世界对于意识的影响,体现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A项表述正确。B项表述有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C项: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选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本身说法正确,但是题干中未体现,排除。

D项: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D项“主观内容和客观形式的统一”表述错误,排除

4.下列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熔化--放热

B.水变成水蒸气--液化--吸热

C.冰棍周围冒“白气”--凝华--放热

D.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变小--升华--吸热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

第二步,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升华是一种吸热现象。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变小,属于升华,是吸热过程。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熔化是通过对物质加热,使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一种变化过程。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是吸热过程。因此,蜡烛燃烧使蜡烛熔化,是吸热过程。A项错误,排除。

B项: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而水变成水蒸气是由液态转为气态的过程,此过程不属于液化,而是属于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B项错误,排除。

C项:凝华是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而夏天冰棒会冒“白气”,是因为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会迅速液化为小水珠,所以会看到冰棒会冒“白气”。此过程属于液化过程,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放热过程。C项错误,排除。

5.天干地支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天干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990年为庚午年,小美出生于1998年,以干支纪年是:

A.戊寅年

B.丁丑年

C.己卯年

D.辛巳年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1990年为庚午年,小美出生于1998年,则1998年的年干即“庚”向后推导8个,即“戊”;1998年的年支即“午”向后推导8个,即“寅”。那么1998年以干支纪年是:戊寅年。

因此,选择A选项。

二、多选题

6.下列关于公文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有:

A.党政公文必须且仅能由党政部门的“一把手”签发

B.报告、汇报、方案均属于法定公文文种

C.公文印制完毕,可以直接分发

D.少数民族地区公文可并用汉字和当地通用少数民族文字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处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根据2012年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十二条,公文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签发人签发公文,应当签署意见、姓名和完整日期;圈阅或者签名的,视为同意。联合发文由所有联署机关的负责人会签。党政公文必须且仅能由党政部门的“一把手”签发,说法错误。A项当选。

B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法定公文文种有十五种。根据2012年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二)决定;(三)命令(令);(四)公报;(五)公告;(六)通告;(七)意见;(八)通知;(九)通报;(十)报告;(十一)请示;(十二)批复;(十三)议案;(十四)函;(十五)纪要。汇报、方案不属于法定公文文种。B项错误,当选。

C项:根据2012年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二十五条第四项,发文办理主要程序有复核、登记、印制、核发等环节。核发指公文印制完毕,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故公文印制完毕不可以直接分发。C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

D项:根据2012年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一条,公文使用的汉字、数字、外文字符、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公文,可以并用汉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D项排除。

7.关于假释和减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小刘在服刑期间对某项科技完成重大技术革新,应当减刑

B.王某作为累犯可以假释

C.张某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不得假释

D.减刑应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

第二步,A项:根据2024年版《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小刘在服刑期间对某项科技完成重大技术革新,符合上述法条第(三)项规定。A项正确。

B项:根据2024年版《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王某作为累犯可以假释说法错误。B项错误。

C项:根据2024年版《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张某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不得假释。C项正确。

D项:根据2024年版《刑法》第七十九条,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D项正确。

因此,选择ACD选项。

8.属于台风可能引发的灾害有:

A.船只被吞没

B.滑坡、泥石流

C.建筑物被摧毁

D.农作物倒伏、减产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亚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造成房屋倒塌,引发洪涝灾害;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等;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会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台风暴雨常常伴随着强风,特别是台风眼部位风力最强,假如农作物生长到一定高度时遭到这样的强风袭击,农作物很容易发生倒伏的现象。这会导致带有穗或荚的农作物接触地面,土壤中的细菌和疫病会大量感染农作物,使其失去种植价值,导致农作物减产。ABCD选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D选项。

三、判断题

9.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唯物辩证法认为,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立足全局来考虑局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不能全面地考虑问题,那么他就无法有效地处理任何一个具体的问题,强调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需要从整体出发,顾全大局,才能更好地处理局部。因此题干表述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

10.实习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构成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向实习生支付工资。(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8年版《劳动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实习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构成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向实习生支付工资。因此题干表述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

扫码回复: 时政周报 领取时政每周讲义+模拟题

2025年事业单位备考资料包(通用版)
上一篇:2025年山东聊城市东阿县综合类和教育类事业单位引进优秀青年人才15人公告 下一篇:2025年重要时政汇编第19周时政周报(5.5-5.11)
延伸阅读
辅导教材

面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