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不能有效防止食物腐败的是:
A.将剩饭剩菜暴露在室温下过夜
B.将开封的坚果倒入密封罐并置于阴凉干燥处
C.将开封的牛奶倒入密封容器中保存
D.将腌制好的咸菜放在干燥通风处保存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将剩饭剩菜暴露在室温下过夜,此做法无法有效防止食物腐败。室温通常处于微生物较为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一般在20℃-35℃左右。在这样的环境下,空气中原本就存在的大量细菌、霉菌等微生物会迅速附着在剩饭剩菜上。而且剩饭剩菜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微生物利用这些养分大量繁殖,通过自身代谢活动分解食物中的成分,比如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并进一步产生胺类等有异味的物质,导致食物出现腐臭气味、质地改变等腐败现象。A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坚果容易受潮氧化变质,开封后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水分和氧气,导致品质下降。将其倒入密封罐可以隔绝空气和水分,置于阴凉干燥处能降低温度和湿度,不利于微生物生长和化学反应发生,能有效抑制食物变质、延长保质期。B项正确。
C项:将开封的牛奶倒入密封容器中保存,这是有效的防腐手段。开封后的牛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沾染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染物。将其倒入密封容器,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牛奶中。而且密封环境可以减少牛奶与氧气的接触,降低牛奶中成分被氧化的速度,保持牛奶的品质和新鲜度,进而延长其可食用的时间。C项正确。
D项:腌制好的咸菜本身含盐量较高,高盐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将其放在干燥通风处保存,干燥的环境可以降低水分含量,通风能减少局部微生物滋生的可能性,从而有效抑制食物变质、延长保质期。D项正确。
2.下列情形在历史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A.北宋时期一位文人雅士邀请杂剧班子到家中表演助兴
B.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时借鉴了淝水之战的战略部署
C.宋代茶商利用市舶司制度将建盏销往日本
D.朱熹和李贽曾相约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并交流学术见解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知识。
第二步,宋代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设立了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建盏是宋代著名的茶具,以其独特的工艺和造型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在国内流行,也大量销往海外。日本与中国在宋代就有频繁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宋代茶商利用市舶司制度将建盏销往日本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该情形最可能发生。C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杂剧在北宋时期尚未完全成熟,其鼎盛时期是在元朝。北宋时期流行的戏曲形式主要是诸宫调、宋杂剧等早期戏曲形式,但此时的杂剧在表演形式、剧本创作等方面与后世成熟的杂剧有很大区别,且邀请杂剧班子到家中表演助兴在北宋并非普遍现象,更多是后世戏曲繁荣后的常见场景。所以该情形在北宋时期不太可能普遍发生。A项排除。
B项: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时期,而霍去病是西汉时期的名将,生活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4世纪,时间相差数百年。霍去病不可能借鉴几百年后才发生的淝水之战的战术来指挥军队,所以该情形不可能发生。B项排除。
D项: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强调道德修养和儒家经典的传承。李贽是明朝中后期的思想家,他批判传统儒家思想,提倡个性自由,对封建礼教和道德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两人生活在不同的朝代,时间相隔较远,且学术观点差异巨大,不可能相约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并交流学术见解,所以该情形不可能发生。D项排除。
3.个人信息保护至关重要,下列行为符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规定的是:
A.某学校为方便学生家长了解学生成绩,在校园公告栏张贴包含学生姓名、学号、各科成绩、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的成绩单
B.某在线教育平台要求学员在注册时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家庭关系等大量敏感信息,并称不提供则无法使用平台服务
C.某社区为加强安全管理,在社区出入口安装智能监控系统,监控范围仅覆盖社区公共区域,且对监控数据采取严格保密措施
D.某商场为精准营销,在顾客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商场内的摄像头收集顾客的面部特征、行走轨迹等信息,并进行分析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知识。
第二步,《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所收集的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取得个人单独同意的除外。在社区出入口安装智能监控系统,监控范围仅覆盖社区公共区域,这是为了加强社区安全管理,属于合理使用监控设备。同时,对监控数据采取严格保密措施,能够有效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保障了居民的个人信息安全,符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规定。C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校园公告栏属于公开场所,张贴包含学生姓名、学号、各科成绩、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的成绩单,会使这些个人信息暴露在公众视野中,容易导致信息泄露,给学生带来安全隐患,侵犯了学生的个人信息权益,不符合法律规定。A项错误。
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在线教育平台要求学员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家庭关系等大量敏感信息,且以不提供则无法使用平台服务为条件,这种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且未给予学员充分选择权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B项错误。
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个人信息:(一)取得个人的同意;(二)为订立、履行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所必需,或者按照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和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三)为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法定义务所必需;(四)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所必需;(五)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信息;(六)依照本法规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自行公开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商场在顾客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商场内的摄像头收集顾客的面部特征、行走轨迹等信息,并进行分析。商场没有取得顾客的同意,且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可以不经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情形,侵犯了顾客的个人信息权益,不符合法律规定。D项错误。
4.下列经济概念解释错误的是:
A.完全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供给者的市场结构
B.菲利普斯曲线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C.恩格尔系数是反映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的指标
D.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奥地利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即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通过洛伦兹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平等或不平等的状况。而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B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该生产者能够控制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不存在与之竞争的其他厂商。A项正确。
C项: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C项正确。
D项: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即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经济学通常认为,随着商品或服务量的增加,边际效用将会逐步减少,称为边际效应递减定律。D项正确。
5.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的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B.前者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后者的指导思想是民主共和观念
C.两者都是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D.前者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后者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段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采取了不同的路线、方针、政策。旧民主主义革命未能解决中国农民土地问题。C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所以两者的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A项正确。
B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受到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以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等为指导思想,试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实际,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B项正确。
D项:从世界革命的范畴来看,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具有新的性质和特点,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D项正确。
二、多选题
6.巴金,原名李尧棠,中国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之一。以下属于巴金代表作的有:
A.《家》
B.《子夜》
C.《寒夜》
D.《边城》
【答案】A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
第二步,A项:《家》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的第一部,作品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的闭塞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年轻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是巴金的经典代表作之一。A项正确。
C项:《寒夜》是巴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为背景,围绕汪文宣、曾树生、汪母之间的矛盾展开故事情节,描写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家庭如何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破裂,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是巴金的重要代表作。C项正确。
因此,选择AC选项。
【拓展】B项:《子夜》是茅盾的长篇小说,它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并非巴金的作品。B项错误。
D项:《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巴金无关。D项错误。
7.关于公文写作与处理的规范要求,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成文日期中的数字需用阿拉伯数字完整标注,年份不能简写
B.发文机关标志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C.紧急公文根据紧急程度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或“平急”
D.向上级机关行文请示事项时,应坚持一文一事原则
【答案】A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
第二步,A项:根据公文写作规范,成文日期中的数字要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不能简写。这是为了确保公文日期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因年份简写而产生歧义。A项正确。
B项:发文机关标志是公文版头部分的重要元素,它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使用全称可以准确表明发文主体,使用规范化简称则能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使公文更加简洁明确。B项正确。
D项:向上级机关行文请示事项时,必须坚持一文一事原则。这是因为请示事项通常需要上级机关给予明确的答复和处理意见,如果一文数事,可能会导致上级机关难以针对每个事项进行准确、及时的回复,影响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D选项。
【拓展】C项:紧急公文根据紧急程度分为“特急”“加急”。“特急”适用于特别紧急的公文,要求立即办理;“加急”适用于较为紧急的公文,需尽快办理。而“平急”并不是紧急公文的标注类别。C项错误。
8.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表述,正确的是:
A.赵某故意挑衅钱某,随后对钱某进行推搡,造成钱某身体局部淤青,此行为属于不法侵害,钱某有权进行正当防卫
B.孙某与周某发生口角,孙某先动手打了周某一巴掌,但未造成明显伤害,此行为不应认定为不法侵害,周某不可进行正当防卫
C.吴某看到邻居郑某正在对一名儿童实施暴力虐待行为,吴某上前制止,郑某不听劝阻并继续施暴,吴某可对郑某实行防卫
D.王某和李某因停车位问题发生争吵,争吵结束后王某离开,之后李某却突然冲上去对王某拳打脚踢,王某使用身边物品进行反击,一般不被认定为正当防卫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知识。
第二步,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A项:赵某故意挑衅并推搡钱某,造成钱某身体局部淤青,赵某的行为具有侵害性、违法性,属于不法侵害。根据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被侵害人有权进行正当防卫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项正确。
C项:郑某对儿童实施暴力虐待行为,严重侵犯了儿童的合法权益,属于不法侵害。吴某作为目击者,上前制止郑某的施暴行为,郑某不听劝阻继续施暴,此时吴某为了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可以对郑某实行防卫,这是符合正当防卫的立法精神和目的的。C项正确。
D项:王某和李某因停车位问题发生争吵,争吵结束后王某离开,此时不法侵害已经结束。之后李某突然冲上去对王某拳打脚踢,王某使用身边物品进行反击,由于王某的反击行为是在不法侵害已经结束的情况下进行的,不符合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正在进行”这一时间条件,所以一般不被认定为正当防卫,D项正确。
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B项:孙某先动手打了周某一巴掌,虽然未造成明显伤害,但孙某的行为具有主动攻击性和违法性,属于不法侵害。周某作为被侵害人,有权针对孙某的不法侵害进行正当防卫,不能因为伤害不明显就否定其不法侵害的性质和周某的防卫权。B项错误。
三、判断题
9.要更好统筹稳定和发展,坚持在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在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题干中“统筹稳定和发展”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均表述有误,应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因此,本题错误。
10.恒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古代文化知识。
第二步,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岳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等,明末清初被确定为“五岳”之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
因此,本题错误。
扫码回复: 时政周报 领取时政每周讲义+模拟题
面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