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登录
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甘肃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江西 江苏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四川 陕西 山西 上海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7.7)
华图事业单位 2025-07-07 09:11

一、单选题

1.2025年6月17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发言指出,两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贸易额增长( )。

A.25%

B.30%

C.35%

D.40%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领导人重要思想、讲话与文献

第二步,2025年6月17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发言指出,两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贸易额增长35%,产业投资、绿色矿产、科技创新等合作积极推进。C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C选项。

2.建筑工人原本每天工作8小时,包工头强制实行“两班倒”后,每日工时延长至12小时,但工资并未增加,“加班”得到的劳动属于: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过量剩余价值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知识。

第二步,绝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或提高劳动强度,直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条件下,通过技术进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产生的价值。

C项:‌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差额部分。

D项:没有“过量剩余价值”的说法,干扰项,排除。

3.下列古诗文描述的自然现象或生活场景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与对应物品的物理原理不相同的是:

A.“潭清疑水浅”与“筷子插入水中看起来弯折”

B.“花气袭人知骤暖”与“水银温度计”

C.“一道残阳铺水中”与“凸透镜”

D.“坐地日行八万里”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运行”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光的反射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一道残阳铺水中”是平面镜成像,蕴含的是光的反射原理。光的折射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凸透镜”蕴含的是光的折射原理。C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潭清疑水浅”描述的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导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筷子插入水中看起来弯折,同样是光的折射现象。A项正确。

B项:分子热运动指一切微观粒子(包括分子、离子、原子等)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则越剧烈。“花气袭人知骤暖”和“水银温度计”的热胀冷缩原理蕴含的都是分子的热运动原理。B项正确。

D项:“坐地日行八万里”描述的是地球自转导致地面物体随地球表面运动。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相对地面静止,其轨道高度和速度与地球自转直接相关。二者都基于地球的自转以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运动状态。D项正确。

4.中国古建筑群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关于中国古建筑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苏州园林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其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天人合一”,强调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B.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闽南地区,以圆形土楼最具特色,其建筑功能主要是抵御外敌和家族聚居

C.西安大雁塔是唐代佛教建筑,最初是为保存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建

D.因县治和府治同在一座城内,故平遥古城是典型的“城套城”风格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徽州古城分为内城和外廓,因为历史上古徽州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所以呈现独特且典型的“城套城”风格。而平遥古城保存着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风格,并非“城套城”风格。D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以拙政园、留园等最为著名。其设计理念深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强调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A项正确。

B项: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南地区,尤其是永定、南靖等地。土楼以圆形、方形等造型独特而闻名,其建筑功能兼具防御性和居住性。圆形土楼因其结构坚固、视野开阔,能够有效抵御外敌入侵,同时满足家族聚居的需求。B项正确。

C项:西安大雁塔位于大慈恩寺内,是唐代佛教建筑的典范。该塔始建于唐永徽三年(652年),由玄奘法师主持修建,最初目的是保存他从印度带回的佛经和佛像。大雁塔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C项正确。

5.根据我国《宪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B.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D.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D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A项正确。

B项:《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B项正确。

C项:《宪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D项正确。

二、多选题

6.下列中国古代文人组合,表述正确的是:

A.‌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B.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超、张衡‌

C.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D.苏门四学士——苏轼、秦观、晁补之、张耒

【答案】A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

第二步,A项: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的合称。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A项正确。C项: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由于他们均为南直隶苏州府人,活跃于今苏州(别称“吴门”)地区,所以又称为“吴门四杰”或“天门四杰”。C项正确。

因此,选择AC选项。

【拓展】B项: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B项错误。

D项: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合称。都出自苏轼门下,最先将此四人并称加以宣传即苏轼本人。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答李昭玘书》)。苏门四学士又和陈师道、李廌合称苏门六学士。D项错误。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下列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是:

A.王某质疑我国与他国建交的行为,遂提起行政诉讼

B.张某认为省政府对公务员刘某进行的嘉奖不合适,于是提起行政诉讼

C.李某认为民政部门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遂提起行政诉讼

D.田某对公安机关扣押其财产不服,于是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A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诉讼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A项符合(一),B项符合(三)。

因此,选择AB选项。

【拓展】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十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C项不符合题意。

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D项不符合题意。

8.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关于收文办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收文办理的核心环节是承办

B.初审的重点是公文内容是否表达清晰

C.在公文的收文办理和发文办理过程中,共有的程序是登记

D.紧急公文或者重要公文应当由专人负责催办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

第二步,A项:收文办理的核心环节是承办。承办部门对交办的公文应当及时办理,有明确办理时限要求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A项说法正确。

C项:在公文的收文办理和发文办理过程中,共有的程序是登记。B项说法正确。

D项:催办是及时了解掌握公文的办理进展情况,督促承办部门按期办结。紧急公文或者重要公文应当由专人负责催办。D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B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三项规定:“初审的重点是: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B项错误。

三、判断题

9.历朝历代为强化中央集权推行了许多措施,最早创建“内阁制”与设立“军机处”发生于不同朝代。(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古代制度。

第二步,内阁制:始于明朝,是明朝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创新。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权力过大可能威胁皇权的情况,果断废除丞相制度。然而,这一举措虽加强了皇权,却使得皇帝一人要处理极为繁杂的政务,不堪重负。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正式设立内阁。内阁成员多从翰林院官员中选拔,一开始他们只是皇帝的顾问,为皇帝提供建议和参考,品级不高。但随着时间推移,内阁权力逐渐增大,开始参与到国家事务的处理当中,比如通过票拟的方式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不过,内阁始终没有法定的地位,不能像丞相那样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其权力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信任程度。这一制度的核心思想在于,在不恢复丞相制度的框架下,为皇帝提供政务辅助,以保证皇权高度集中的同时,又能让国家政务得到有效处理。其形成原因主要就是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压力过大,需要有机构协助。主要目的是帮助皇帝处理海量政务,同时维护皇权独尊。活动方式主要是票拟等,为皇帝决策提供依据。

军机处:雍正时期,一方面为了应对西北战事,需要一个高效且机密的机构来处理军事事务;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等对皇权的制约,雍正帝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处的官员由皇帝从亲信的满汉大臣中挑选,他们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没有丝毫自主决策权。军机处具有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等特点。其核心思想就是将国家的所有权力最大限度地集中于皇帝手中。形成原因主要是军事需要以及强化皇权的诉求。主要目的就是强化皇权,让皇帝能够直接、高效地掌控国家的军政大事。活动方式是官员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然后迅速传达执行。

“内阁制”创建于明朝,“军机处”设立于清朝,二者所处朝代不同。

因此,本题正确。

10.在实际的管理控制活动中,管理人员对发现的所有偏差都需要进行纠正。(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偏差是指实际工作与标准之间的差异。在管理控制活动中,并非所有的偏差都需要纠正。有些偏差可能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例如市场环境的短期波动、个别员工的临时突发状况等,这些偏差在短期内不会对组织的整体目标产生重大影响,被称为“无害偏差”。

因此,本题错误。

扫码回复: 时政周报 领取时政每周讲义+模拟题

2025年事业单位备考资料包(通用版)
上一篇:每日时政早报(2025年7月7日) 下一篇:2025年河北张家口市第二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职位表(724人)
延伸阅读
辅导教材

面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