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登录
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甘肃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江西 江苏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四川 陕西 山西 上海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7.10)
华图事业单位 2025-07-10 08:45

一、单选题

1.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

B.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C.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

D.促成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

第二步,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是清朝末期中国的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改革运动。

A项:洋务运动通过创办众多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引入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与设备,采用机器大生产方式,开启了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这一进程从经济基础层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是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A项正确。

B项:“师夷长技”思想在鸦片战争后就由林则徐、魏源等提出,早于洋务运动。B项错误。

C项: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建立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北洋海军是当时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这是洋务运动在军事方面的一项具体成果,并非主要影响。C项错误。

D项:促成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没有触及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核心内容,并非主要影响。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选项。

2.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

第二步,A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也就是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基本结束。这一过程意义重大,通过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体系里占据了主导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这一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使得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自此正式迈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该项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主要标志。A项正确。

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历经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终于取得了基本胜利。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成为国家的主人。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还存在多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完全确立起来。B项错误。

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性探索和完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它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的基础上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举措,并非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C项错误。

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一步,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重要内容,为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确保社会主义建设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但它只是从法律层面巩固和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并非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主要标志。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选项。

3. 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危机深重。为此,自强不息的炎黄子孙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民主主义革命。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水岭的事件是:

A.抗美援朝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

第二步,A项:抗美援朝战争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中国人民为援助朝鲜、保卫自身安全而进行的战争。其重点在于国际间的军事对抗与援助,与国内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领导权、革命任务等方面的转变无关。A项错误。

B项: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它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由资产阶级领导,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也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实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不是两者的分水岭。B项错误。

C项:五四运动于1919年5月4日爆发,以青年学生为主力,众多阶层广泛参与。在这场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意味着革命领导力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资产阶级转变为无产阶级,从而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因此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C项正确。

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成果节点,并非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点。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C选项。

4. 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为指导,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统一战线。下列统一战线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C.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D.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

第二步:统一战线理论起源于恩格斯,后经列宁发展,在中国结合具体国情不断丰富和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体系。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

A项:国民革命联合战线(1924年开启)、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正式确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构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1978年后发展)时间顺序与历史相符。A项正确。

B项: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才形成,晚于1924年开始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B项错误。

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于1937年,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在1927年就已开始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晚于工农民主统一战线。C项错误。

D项: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在抗战胜利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在于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晚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①国民革命联合战线,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该战线正式建立。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迫切任务,国共两党携手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迅猛发展,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极大地唤起了民众的觉醒,为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②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此背景下,党团结农民、小资产阶级等革命力量,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这一时期,党深入发动农民,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使广大农民成为革命的坚定支持者,巩固和发展了革命力量,为革命的复兴保存了火种。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全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合法地位,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这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将全国各阶层、各民族的力量汇聚在一起,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个战线涵盖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等众多力量,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⑤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在范围上进一步扩大,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了强大力量。

5. 《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也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哪项是《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A.割让香港岛

B.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C.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中国与十一国关于赔偿1900年动乱的最后协定”等,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如下:(1)巨额赔款: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 4.5 亿两,本息共计 9.8 亿两,分 39 年还清。(2)划定使馆区: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中国人不准居住。(3)军事限制:拆除大沽及沿线炮台,列强可在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驻军。(4)镇压反帝:清政府需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5)机构调整: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 项 :“割让香港岛” 是 1842 年《南京条约》的内容。《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英国通过该条约割占香港岛,打开了中国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排除。

B 项 :“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是 1895 年《马关条约》的内容。《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B项排除。

C 项 :“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也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C项排除。

二、多选题

6. 近代中国出现了不少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主张向西方学习来提高国家的实力,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人物有:

A.胡雪岩

B.林则徐

C.魏源

D.莫言

【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知识。

第二步,A项:胡雪岩,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制“避瘟丹”“行军散”“八宝丹”供军民之需,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所以胡雪岩不属于“睁眼看世界”的人物,A项错误。

B项:林则徐处于清朝道光年间,当时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威胁。在严禁鸦片贸易过程中,他直接与西方势力接触,深切感受到西方在军事、科技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为了让国人了解外部世界,林则徐积极组织翻译西方书刊,《四洲志》便是其成果之一。这一行动打破了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认知,为学习西方拉开了序幕,故而林则徐被称作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项正确。

C项:魏源生活在清代,作为启蒙思想家,他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精心编撰了《海国图志》。在这部著作中,魏源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清晰地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此来增强中国的实力,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这一主张对当时及后来的中国思想界和变革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魏源是“睁眼看世界”的关键人物。C项正确。

D项:莫言是当代中国著名作家,活跃于现代文学创作领域。他的作品围绕中国社会现实与文化内涵展开,通过文学手法展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BC选项。

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州是全国革命运动的中心,掀起过轰轰烈烈的工、农、学、商、妇女运动,发生过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如( )等。

A.省港大罢工

B.北伐战争

C.两次东征

D.五四运动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

第二步,A项:省港大罢工爆发于1925年6月,彼时上海发生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为声援上海人民,广州和香港工人阶级联合行动。此次罢工由邓中夏、苏兆征等共产党人领导,持续时间长达1年零4个月,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罢工沉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的经济统治与殖民统治秩序,极大地彰显了工人阶级力量,有力推动广东革命根据地发展,为后续北伐战争提供坚实基础,且广州是罢工重要开展地,所以省港大罢工符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州革命运动范畴,A项正确。

B项:北伐战争始于1926年,由广州国民政府发动,国民革命军作为主力,蒋介石任总司令。其目标明确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以实现全国统一。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一路势如破竹,连克长沙、武汉、南昌、福州等重要城市,最终主力东进攻克上海。这一军事行动极大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广州作为北伐的起始地,充分体现了其在当时革命运动中的核心地位,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重要的标志性事件,B项正确。

C项:两次东征发生在1925年,是广东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针对盘踞在广东东部的军阀陈炯明展开的讨伐战役。第一次东征在1925年2月打响,第二次东征于1925年10月进行。这两次东征对于稳定广东革命根据地意义重大,清除了陈炯明这一内部隐患,为北伐战争创造了有利的后方条件。广州作为东征的出发地以及重要战场,见证了这一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关键军事行动,属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州革命运动重要组成部分,C项正确。

D项: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5月4日,地点是北京。这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多阶层共同参与的爱国运动,运动形式多样,包括示威游行、请愿、罢工以及一定程度的暴力对抗政府等。虽然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但它的时间节点早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 - 1927年),且地点并非广州,所以不属于题干所要求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州的革命运动,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BC选项。

8.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历史事件发生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有: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

B.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知识。

第二步,A项: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这一事件开启了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于上海创办该杂志,它犹如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吹响了反对封建主义思想的集结号。杂志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对旧礼教、旧道德等封建思想进行猛烈抨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思想阵地,所以A项正确。

B项: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于1842年。当时中国面临鸦片战争后的危机,魏源希望通过介绍西方的情况来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这一时期与新文化运动的20世纪初相隔甚远,新文化运动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针对封建思想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与魏源所处时代面临的问题和思想内涵完全不同,所以B项错误。

C项: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文学领域需要变革,胡适的这一著作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创作,这一理念是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关键内容,极大地推动了白话文的发展和新文学的兴起,所以C项正确。

D项:1918年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新文化运动在文学创作方面的重大成果,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通过“狂人”这一形象深刻批判封建礼教,是中国现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在文学上的创新与突破,所以D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新文化运动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时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西方思想文化不断冲击。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从思想、道德、文学等多方面对封建主义进行批判。在思想上,反对封建专制思想,传播民主自由观念;在道德上,批判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在文学上,推动白话文运动,革新文学形式和内容。这一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判断题

9. 1949年4月,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强渡长江,发动渡江战役。23日,南京解放,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灭亡。

因此,本题正确。

10.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对圆明园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为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扫码回复: 时政周报 领取时政每周讲义+模拟题

2025年事业单位备考资料包(通用版)
上一篇:2025年吉林通化市梅河口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含专项)167人公告(2号) 下一篇:每日时政早报(2025年7月10日)
延伸阅读
辅导教材

面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