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登录
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甘肃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江西 江苏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四川 陕西 山西 上海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7.15)
华图事业单位 2025-07-15 08:50

一、单选题

1. 俗语或诗词中涉及地理知识,正确的是:

A.“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天上”是对我国西南石漠化写照

B.“仰望山接天,岸看江如线,峡谷一线天,击人隔两岸”,指出我国长江上游山高、陡坡、交通不便

C.“日出东南隅注,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反映出该地区属于冬半年、日照时间短,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少

D.“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反映了植物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地理常识。

第二步,A项:“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 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荒漠景观,而不是西南石漠化地区。西南石漠化地区主要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岩石裸露,并非没有植被和生命迹象。A项错误。

B项:“仰望山接天,岸看江如线,峡谷一线天,击人隔两岸”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我国长江上游横断山区的地理环境特征。长江上游流经高山峡谷地带,山脉高耸入云,从岸边看江面狭窄如线,峡谷幽深形成“一线天”景观。这种复杂险峻的地形使得交通极为不便。准确指出了长江上游山高、陡坡、交通不便的特点。B项正确,当选。

C项:“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出自汉代乐府诗《陌上桑》。此句意为“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自家取名叫罗敷。”主要是在诗歌开篇营造场景,引出美丽的罗敷这一人物形象,重点并非反映该地区的日照时长、太阳辐射热量等地理气候情况。C项错误。

D项:“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出自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此句主要是借秋天的景色来烘托气氛、抒发情感。候鸟迁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是气候的变化、食物资源的分布改变以及繁殖需求等,植物变化只是其中一个较为次要的因素,并非主要原因。D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2. 下列天气预报,正确的是

A.天气预报是说明某地一日的冷暖情况

B.在卫星云图上,蓝的表示白云绿色表示陆地

C.天气预报内容包括阴、晴、风、气温和降水情况

D.当天空布满乌云时为多云,当天空乌云少云是为天晴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A项:天气预报所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并非仅仅局限于某地一日的冷暖情况。它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状况的综合呈现,涉及到气温的具体数值(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风力大小与风向、降水的概率及强度、气压变化等众多气象要素。仅提及冷暖情况,远不能完整表述天气预报的内涵。A项错误。

B项:卫星云图是气象观测与分析的重要工具。在卫星云图上,颜色有着特定的含义。白色代表云层,且云层越厚颜色越白,通常意味着该区域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绿色明确表示陆地,当看到大面积绿色时,基本可以判断当地天气晴朗;蓝色则代表海洋区域。选项对卫星云图颜色含义的表述错误。B项错误。

C项:天气预报的核心内容包含阴、晴、风、气温和降水情况等多个方面。“阴”“晴”直观地描述了天空的基本状况;“风”涉及风向和风力大小,这对出行、农业活动等都有重要影响;“气温”包括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能让人们知晓天气的冷热程度;“降水情况”涵盖降水的可能性、强度以及持续时间等关键信息。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C项正确,当选。

D项:在气象学的标准术语中,当天空布满乌云时,这种天气状况通常被定义为“阴天”,此时大气云层浓厚,阳光难以穿透;而“多云”是指天空中存在较多云层,但仍有相当部分的蓝天可见;当天空乌云较少甚至几乎无云时,才被称作“晴天”。选项中的表述与天气术语定义不符。D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3. 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世界屋脊

B.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土层深厚,水土流失严重

C.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多草原和沙漠

D.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多火山台风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地理中四大高原的特征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 A项:青藏高原地处中国西南部,范围涵盖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绝大部分区域以及四川省西部部分地区。它主要是印度洋板块持续向北挤压亚欧板块,致使地壳强烈隆起而形成。其显著特征是雪山连绵不断,冰川广泛分布,平均海拔超4000米,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之名实至名归。这里空气稀薄、气温极低,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众多适应高寒气候的动植物。A项正确,排除。

B项: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涉及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多个省份的部分地区。它的形成主要是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大量的黄土在这一区域堆积,历经漫长岁月形成深厚土层。但由于黄土土质疏松,且该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长期的水土流失使得地表千沟万壑、沟壑纵横。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B项正确,排除。

C项:内蒙古高原位于中国北部,包含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部分区域。其形成是长期地壳运动以及风力、流水等外力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势呈现出平坦开阔的态势,一眼望去广袤无垠,东部降水相对较多,形成了广袤的草原,西部降水稀少,分布着较多沙漠,如腾格里沙漠等。它是中国第二大高原,独特的地理风貌造就了多样的生态系统。C项正确,排除。

D项:云贵高原地处中国西南部,主要包括云南省东部和贵州省大部分地区。该地区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广泛,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流水溶蚀、侵蚀等作用,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所以地面崎岖不平,多峰林、溶洞、地下河等奇特景观。然而,该地区并不具备多火山的特征,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台湾等地;同时,由于其地处内陆且纬度相对较低,距离台风源地较远,受台风影响极小。“多火山台风”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D项错误,当选。

本题是选非题,因此,选择D选项。

4. 我国人均耕地少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因此保护耕地人人有责。以下有关表述有误的是:

A.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

B.我国的耕地资源有限,要加大耕地保护工作的力度

C.任何用地均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D.目前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已经被用于我国耕地保护工作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国情国力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我国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相对较少,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A项正确,排除。

B项: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耕地保护工作的力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B项正确,排除。

C项:根据1999年版《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五条,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选项中“任何用地均不得占用基本农田”说法错误。C项错误,当选。

D项:近年来,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监管、国土调查、辅助土地督察执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D项正确,排除。

本题是选非题,因此,选择C选项。

5. 下列名胜古迹与所在国家组合正确的是:

A.泰姬陵——印度尼西亚

B.温莎城堡——奥地利

C.帕特农神庙——希腊

D.大都会博物馆——法国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人文地理知识。

第二步,A项:泰姬陵位于印度阿格拉市,是印度的著名古迹,而不是印度尼西亚的。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而建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A项排除。

B项:温莎城堡位于英国,是英国王室的官邸之一,而不是奥地利的。B项排除。

C项: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雅典卫城的最高处石灰岩的山岗上,始建于公元前447年,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农神庙由建筑师伊克蒂诺斯和卡利克拉特斯设计,雕塑家菲迪亚斯负责装饰工作。这座神庙采用了多立克柱式的建筑风格,是古典希腊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存最著名的古代建筑物之一。C项当选。

D项:大都会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而不是法国的。法国著名的博物馆是卢浮宫。D项排除。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C选项。

二、多选题

6. 下列关于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有:

A.台风能给沿海地区带来丰沛的淡水

B.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C.台风与飓风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二者出现的地域不同、称呼不同

D.从水平方向“切开”台风,从中心向外的构成依次为:台风眼区、云墙区、螺旋雨带区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A项:台风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台风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的雨水,缓解了干旱地区的用水压力。A项正确。

B项: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具有暖心结构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B项正确。

C项: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称为台风或飓风。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C项正确。

D项:台风是一个深厚的低气压系统,它的中心气压很低,低层有显著向中心辐合的气流,顶部气流主要向外辐散。如果从水平方向把台风切开,可以看到有明显不同的三个区域,从中心向外依次为:台风眼区、云墙区、螺旋雨带区。D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BCD选项。

7. 中国四大平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中平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A.四大平原中面积最大的平原为东北平原

B.四大平原中人口最多的平原为关中平原

C.古人所言的“八百里秦川”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冲积而成

【答案】A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A项:东北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它位于中国东北部,地跨黑、吉、辽和内蒙古四个省区。东北平原南北长约 1000 多公里,东西宽约 400 公里,面积达 35 万平方千米。其组成部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土地都非常辽阔。广阔的面积使得东北平原能够容纳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种植玉米、大豆等大量农作物,所以 A 项正确。

B项:华北平原是人口最多的平原。华北平原面积约 30 万平方千米,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等部分地区。这里城市密集,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重要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天津是重要的港口城市,还有众多如石家庄、济南、郑州等大城市。这些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人口众多,而且华北平原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农村人口也相当密集。而关中平原主要位于陕西中部,虽然也是重要的农业区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但面积相对较小(约 3.4 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远不及华北平原,所以 B 项错误。

C项:“八百里秦川” 指的是关中平原。关中平原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 360 公里,约合古代的八百里。渭河从中穿过,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陕西最富足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农业产区和王朝建都之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位于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范围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和 “八百里秦川” 所描述的区域完全不同,所以 C 项错误。

D项: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冲积而成。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河流,它携带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淮河和海河也为平原的形成贡献了力量,它们的泥沙淤积以及河水泛滥等过程,不断拓宽和加厚平原的土层。滦河虽然水量相对较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华北平原部分区域的塑造,所以 D 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D选项。

8. 下列关于各种天气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有:

A.龙卷风是一个猛烈旋转的圆形空气柱

B.霜的消失方式只有一种,即融化成水

C.刚下的新雪密度高,孔隙小,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少,保温作用就显得特别强

D.农谚“不怕云里黑鸟乌,就怕云里黑夹红,最怕红黄云下长白虫”与冰雹有关

【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气候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龙卷风是一种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强烈不稳定天气条件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产生的剧烈旋转的小尺度空气涡旋系统。它就像一个猛烈旋转的圆柱状空气柱,从积雨云底部延伸至地面,犹如一个 “象鼻子” 形状的旋转气柱,中心气压极低,能产生巨大的吸力,将地面的物体吸起并卷到空中,所以A项正确,排除。

B项: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当温度升高时,霜的消失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融化:霜是固态的冰晶,当环境温度升高到 0℃以上,且有足够的热量供应时,霜会吸收热量,从固态变为液态,也就是融化成水。第二种是升华:在温度较低但空气比较干燥的情况下,霜会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这个过程称为升华。所以B项错误,当选。

C项:新雪的密度比较小,因为雪花是非常疏松的冰晶组合体。新雪内部有很多孔隙,这些孔隙中贮藏着大量的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当雪中有大量空气时,就像给大地盖了一层厚厚的 “棉被”,能够阻止热量的传递,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而C项中描述为刚下的新雪密度高,孔隙小,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少,这是错误的。实际上是刚下的新雪密度低,孔隙大,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多,保温作用才显得特别强。所以C项错误,当选。

D项:谚语 “不怕云里黑乌乌,就怕云里黑夹红,最怕红黄云下长白虫” 是劳动人民长期观察天气现象总结出来的与冰雹有关的经验。“云里黑乌乌” 通常是一般的积雨云,可能会带来降雨等天气,但不一定会有冰雹。“云里黑夹红” 这种云的颜色组合说明云层中的水汽和能量分布比较复杂,有产生冰雹的可能。“红黄云下长白虫”,这里的 “白虫” 形象地比喻冰雹,说明这种云的特征很可能会导致下冰雹,所以D项正确,排除。

本题是选非题,因此,选择BC选项。

三、判断题

9. 我国三大平原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全部位于第三级阶梯,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我国东北平原位于东北地区,涵盖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其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它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合而成。东北平原的地势极为平坦开阔,有着广袤的黑土分布,土壤肥沃度高,这使得它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华北平原地处黄河下游,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市,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冲积而成。这里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其地势低平,河网交织密布,湖泊数量众多,是闻名的“鱼米之乡”。

这三大平原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并且东北平原面积在三者中是最大的。题干准确地阐述了这三大平原的地理位置、面积关系等。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东北平原的黑土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在特定的气候、植被等条件下形成的,这种肥沃的土壤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华北平原由于处于多条河流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广阔平原,其人口众多,工业和农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热条件配合佳,不仅农业发达,而且在交通、商业等方面也有着重要地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10. 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类型,从北到南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气候带。(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气候知识。

第二步,在气候类型方面,中国气候复杂多样,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中国没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马来群岛等地。

在温度带分布方面,我国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气候带。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约 4°N)附近,属于热带;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约 53°N),属于寒温带。

所以题干中关于气候类型包含热带雨林气候以及温度带从北到南的表述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扫码回复: 时政周报 领取时政每周讲义+模拟题

2025年事业单位备考资料包(通用版)
上一篇:2025年河南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公立医院招聘高层次人才325人公告 下一篇:2025年河南新乡高新区第二批次科研助理岗位招聘372名公告
延伸阅读
辅导教材

面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