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登录
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甘肃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江西 江苏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四川 陕西 山西 上海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7.17)
华图事业单位 2025-07-17 08:46

一、单选题

1.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下列属于“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具体举措的有:

①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②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

③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规模

④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第二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于2025年2月23日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①项:《意见》指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加快构建农产品和农资现代流通网络,支持各类主体协同共建供应链。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②项:《意见》指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加大稳岗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就业服务和劳务协作,培育推介特色劳务品牌。

③项:《意见》指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实施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规模,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

④项:《意见》指出,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顺应人口变化趋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发挥县乡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统筹和要素保障作用,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①②③属于“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举措,④属于“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的举措。

因此,选择A选项。

2. 唐代李约的《观祈雨》写道:“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与此表达类似的哲理是:

A.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D.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观祈雨》全诗的意思是:久旱无雨,桑树枝都长不出叶子来,地面异常干燥,尘土飞扬,土地好像要生烟燃烧;龙王庙前,人们敲锣打鼓,祈求龙王普降甘霖。而富贵人家却处处观赏歌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首诗中老百姓与富贵人家对于下雨的看法不同,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出自宋元时期无名氏创作的《赤日炎炎似火烧》,意思是烈日当空好似烈火在炙烤,烤焦了田野中的稻禾。农夫心中急得犹如汤煮,公子王孙摇着扇子还喊热。诗句中农夫担心烈日炎炎下田野中的稻禾,而公子王孙却手摇扇子喊热,体现了不同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与题干诗句表达的哲理类似。D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这表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项排除。

B项:“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二》,意思是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B项排除。

C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C项排除。

3.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明确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A.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是官僚资本同民族资本之间的矛盾

D.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作出的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规范表述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 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的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隋唐五代时期

D.北宋和南宋时期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之间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王政改号称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开始实行全面的统一。然而由于缺乏历史经验,秦朝经二世而亡。在经过短暂的分裂之后,汉朝继之而起,并基本延续秦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A项错误。

C项:隋唐五代时期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化,到了隋唐五代时期,发展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公元907年,朱温灭唐自立,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直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国家由分裂重新走向统一。C项错误。

D项: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其标志着晚唐后分裂时代的结束,并且将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带到了全新的高度。不过宋代在军事方面却不是十分强势,在宋徽宗在位时,其首都汴梁曾经被金兵攻破,这也意味着宋代第一阶段的结束。之后宋高宗赵构在临安重建了宋代政府,延续了赵氏王朝的统治,为了区分这两个时代,人们用南北宋分别称呼靖康之难前后的宋朝,D项错误。

5.高某驾车撞死一行人,交警大队确定高某负全责。鉴于找不到死者亲属,交警大队调查处理后代权利人向高某预收了5万元赔偿费,商定待找到权利人后再行转交。因一直未找到权利人,高某诉请交警大队返还5万元。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公平正义要求和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高某是义务人,但无对应权利人,交警大队的处理违反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B.交警大队未受损失而保有5万元,形成不当得利,应予退还

C.交警大队代收5万元,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与高某形成合法有效的行政法律关系,无须退还

D.如确实未找到权利人,交警大队代收的5万元为无主财产,应收归国库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债权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侵犯他人权益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没有具体权利人的情况下,由国家有关机关代为行使权利,将收取的赔偿金上交国库,更有利于对义务主体责任的落实,从而强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注意义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如确实未找到权利人,交警大队代收的5万元为无主财产,应收归国库。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条,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为组织,该组织分立、合并的,承继权利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费用,但是侵权人已经支付该费用的除外。题目中高某驾车撞死一行人,交警大队确定高某负全责,则高某和该死亡行人之间形成了民事侵权法律关系。本题中高某是义务人,对其造成的损害其赔偿请求权应当由其法定继承人依法行使,因此并非没有对应权利人,不存在违反权利义务一致原则的问题。A项排除。

B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交警大队保有5万元赔偿费,仅指代权利人收取,并未获得该5万元赔偿款的所有权,即没有取得利益,因此不形成不当得利。B项排除。

C项:交警大队代收赔偿费并非基于行政职权形成的行政法律关系。C项排除。

二、多选题

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到中方还将鼓励和支持非方在华发行“熊猫债”,为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提供强有力支持。关于“熊猫债”,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熊猫债”是指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

B.境外发行人在中国市场发行的“熊猫债”无需遵守中国国内的信用评级要求

C.“熊猫债”的发行需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

D.“熊猫债”为境外发行人提供了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途径,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开放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A项:熊猫债券是指2005年9月28日,国际多边金融机构首次获准在华发行人民币债券,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将首发债券命名为“熊猫债券”。“熊猫债”即境外机构在中国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A项正确。

C项:境外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应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外国政府类机构、国际开发机构等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相关债券以及境外非金融企业法人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应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C项正确。

D项:“熊猫债”是为境外发行人提供了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一部分。D项正确。

因此,选择ACD项。

【拓展】B项:境外发行人在中国市场发行的“熊猫债”需要遵守中国国内的信用评级要求。B项“无需遵守中国国内的信用评级要求”表述错误,应为“需要遵守中国国内的信用评级要求”B项错误。

7.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简称光的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有:

A.小孔成像

B.海市蜃楼

C.池水“变浅”

D.激光准直

【答案】A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光学知识。

第二步,A项:当光线通过小孔时,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会在小孔后的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典型体现。“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A项当选。

B项: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当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导致远处的景物在光线折射后形成虚像,从而产生海市蜃楼这种奇幻的景观。B项排除。

C项:池水“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使得我们看到的池底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从而感觉池水变浅了。C项排除。

D项:激光具有高度的准直性,这是因为激光在传播过程中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能够沿着几乎完全直线的路径前进,从而实现精准的定位和导向,常用于工程测量、医疗手术定位等领域。“激光准直”属于光的直线传播。D项当选。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D选项。

8. 统计数据显示,自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气温每天都在打破有记录以来同期最高值。其中有47天的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超过同期最高记录至少0.3摄氏度。对于海洋温度创新高的可能后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珊瑚白化现象出现且扩大

B.威胁到海洋物种和食物链

C.增加极端风暴的发生频率

D.增加拯救融化冰川的机会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A项:海洋温度的升高对珊瑚礁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因为珊瑚对水温变化非常敏感。水温过高会导致珊瑚与共生藻分离,引发白化现象,长时间的高温还可能导致珊瑚死亡。2023年1月到2024年5月,全世界至少有 62 个国家和地区证实发生了大规模珊瑚礁白化现象,这是海水变暖的直接结果。所以海洋温度创新高会使珊瑚白化现象出现且扩大。A项正确。

B项:海洋生物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它们能够安全生存的温度范围相对较小。海洋温度升高会使许多海洋物种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一些物种可能会因为无法适应高温而数量下降甚至灭绝,这将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威胁到整个海洋食物链的稳定。B项正确。

C项:海洋是台风、飓风等极端天气的能量来源,更暖的海洋会为风暴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更多的能量和水汽,从而导致未来台风更强、降水更多,极端风暴的发生频率增加。C项正确。

D项:海洋温度升高会导致冰川融化加速,而不是增加拯救融化冰川的机会。因为温暖的海水会加速冰川的融化过程,使海平面上升,还可能改变海洋环流和气候模式,进一步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对冰川的保护是不利的。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BC选项。

三、判断题

9. 高层建筑发生大面积火灾时可通过电梯逃生。(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高层建筑发生大面积火灾时,通过电梯逃生存在诸多严重风险。从火灾对电梯运行的影响来看,火灾发生往往伴随着电力系统的不稳定。火灾现场复杂的情况,如线路短路、过载等,极易导致电力供应中断,一旦电梯失去电力支持,就会停止运行,将乘客困在狭小的轿厢内。被困在电梯中的人不仅无法自行逃脱,而且救援难度极大,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还可能面临因缺氧、高温以及火灾蔓延带来的生命威胁。

从火灾时电梯井道的特性来讲,电梯井道是一个相对封闭且贯穿建筑物上下的空间。火灾产生的烟雾和热气流具有向上蔓延的特性,电梯井道就如同一个烟囱,会迅速将烟雾和热气流抽吸上去,使整个电梯井道充满浓烟和高温。当人们进入电梯逃生时,会直接暴露在这样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吸入有毒烟雾可能导致中毒、昏迷甚至死亡,高温也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烧伤。

再看火灾对电梯设备本身的破坏,火灾的高温可能使电梯的各种零部件变形、损坏。比如电梯门,在高温作用下可能发生扭曲变形,导致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即使电梯门能够打开,也可能因为轨道变形等原因,使电梯无法正常运行到指定楼层。而且,火灾还可能引发电梯控制系统的故障,使电梯失去正常的操控,出现失控、乱层等危险情况。

此外,从建筑物结构安全方面考虑,大面积火灾可能对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造成严重破坏。随着火势的蔓延和高温的持续作用,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可能受损,电梯井道作为建筑物结构的一部分,其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乘坐电梯逃生,电梯随时可能因为井道结构的不稳定而发生坠落等严重事故。

与之相对,安全楼梯是专门为火灾等紧急情况设计的逃生通道。安全楼梯通常采用防火材料建造,具有一定的耐火极限,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抵御火灾的侵袭。同时,楼梯间还配备有防烟设施,如防烟门、正压送风系统等,可以有效阻止烟雾进入楼梯间,为逃生者提供相对安全的疏散通道。逃生者通过安全楼梯逃生时,能够较为安全地撤离到建筑物外。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高层建筑由于人员密集、结构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危险性极高。了解并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对于保障生命安全至关重要。除了不能通过电梯逃生外,还需知晓在火灾发生时,要第一时间判断火势和烟雾的方向。如果烟雾较小且火势未封锁逃生通道,应尽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按照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通过安全楼梯有序撤离。若无法及时撤离,可寻找相对安全的房间,如靠近窗户且有水源的房间,关闭房门,用湿布等封堵门缝,防止烟雾进入,并通过窗户向外呼救等待救援。

同时,高层建筑内的居民和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熟悉建筑内的消防设施位置和使用方法。例如,要知道灭火器的放置地点以及如何正确操作灭火器进行初期火灾扑救;了解消防栓的使用方法,以便在必要时协助消防人员灭火。此外,对于烟雾报警器、应急照明等设施也要有所了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利用这些设施保障自身安全。

10. “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金熔点高,一般火焰达不到金熔点。(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基础知识。

第二步,“真金不怕火炼” 的原理主要在于金的化学稳定性,而非单纯因为金的熔点高。具体分析如下:

金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金属。在常见的化学反应中,金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原子结构角度来看,金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使其具有相对稳定的电子构型,不容易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化合物。在高温条件下,金也不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所以,即使将金置于火焰中灼烧,它也不会像铁、铜等金属那样容易被氧化而发生颜色、质地等方面的改变,依然能保持其原有的金属光泽和化学性质。

综上所述,“真金不怕火炼” 主要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是因为一般火焰达不到金的熔点,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因此,本题错误。

扫码回复: 时政周报 领取时政每周讲义+模拟题

2025年事业单位备考资料包(通用版)
上一篇:2025年那曲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笔试合格及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公告 下一篇:2025年杭州市富阳区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成绩查询及资格复审公告
延伸阅读
辅导教材

面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