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又称“伟大卫国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抗击德国侵略的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此后,德国又占领了北欧与西欧多个国家。1941年,德国征服北欧、西欧诸国后,便着手准备入侵苏联,并制定了对苏作战的“巴巴罗萨计划”。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纠集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等国,以182个师另20个旅计500万人的兵力,兵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7月3日,斯大林号召苏联人民团结起来与德国法西斯做殊死斗争,苏德战争全面爆发。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于1941年6月,结束于1942年11月。9月,德军封锁列宁格勒,攻占基辅,12月,苏联在莫斯科附近转入反攻,次年4月取得莫斯科会战胜利。
第二阶段:开始于1942年11月,结束于1943年12月。苏军在第二阶段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开始从根本上扭转苏德战场局势,至1943年底,苏军解放一半被占领土,战争发生根本转折。
第三阶段:开始于1943年12月,苏军展开全面进攻,不断收复失地,并于1945年5月2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苏德战争自此结束。
2025年也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牺牲最惨烈的反法西斯战争,不仅重塑了世界格局,更以鲜血与信仰铸就了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持续时间:1941.6.22—1945.5.9(1418天)
主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围困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会战、柏林战役。
主要战役 | 时间 | 简介 |
莫斯科保卫战 | 1941年9月30日—1942年1月7日 |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以闪电战入侵苏联。至9月底,德军已占领基辅、包围列宁格勒,并逼近莫斯科。希特勒认为攻占苏联首都将彻底摧毁苏联的抵抗意志,遂于9月30日发动“台风行动”,投入180万兵力、1,700辆坦克、14,000门火炮和1,390架飞机,企图在冬季前占领莫斯科。但冬季提前来临(气温骤降至-30℃),德军缺乏冬装,坦克、车辆因低温瘫痪。首次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神话,证明闪电战并非无解 |
列宁格勒围困战 | 1941年9月8日—1944年1月27日 |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北方集团军群(冯·勒布元帅指挥)直指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德军计划通过封锁+轰炸+饥饿彻底摧毁这座象征苏联革命的城市。 1944年1月27日,苏军“火花行动”彻底粉碎德军包围,列宁格勒在经历872天围困后重获自由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1942年8月23日—1943年2月2日 | 莫斯科保卫战失利后,德军因实力受限等原因,放弃全线进攻计划,转而集中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 1942年7月中旬,德军越过顿河下游向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 7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苏军防御时期,包括外围防御战、近郊防御战、市区争夺战三个阶段。期间苏军抵抗德军对前沿阵地的进攻,并与德军逐街逐屋反复争夺,使得德军始终未能全部占领斯大林格勒,打破了德军尽速轻取的企图。 11月中旬起,苏军转入反攻,于11月30日突破防线,完成对德军的合围。德军组成“顿河”集团军群试图解救被围部队,未能成功。 1943年1月31日,苏军全歼斯大林格勒市中心的德军,德军司令保卢斯被迫投降。2月2日,北部德军也被全部歼灭,战役至此结束。 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库尔斯克会战 | 1943年7月5日—8月23日 |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坦克会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的一场对攻战役,在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德军与苏联红军共出动了近8000辆坦克。参战双方共投入了超过150万名士兵,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5000架,也创下两个纪录就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最大规模单日空战。 库尔斯克会战也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意图通过对苏军造成大量伤亡从而全面夺回战略主动权,因希特勒的阻挠使得对苏军发动进攻的时间不断延后,苏军事先已获取德军要进攻的情报并已建立三道纵深梯次防御线。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 战役之前德军掌握有限的战略主动权,能够自主选择发动战略进攻的时间和地点;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并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时也被视为东部战线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 |
柏林战役 | 1945年4月16日—5月9日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 1945年5月9日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共俘虏德军38万人,缴获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辆、飞机4500架。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苏军有生力量将战争拖延下去的图谋,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 |
【试题练习】
1.2025年也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牺牲最惨烈的反法西斯战争。关于其主要战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莫斯科保卫战首次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神话,证明闪电战并非无解
B.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列宁格勒围困战被视为东部战线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
D.柏林战役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史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以闪电战入侵苏联。至9月底,德军已占领基辅、包围列宁格勒,并逼近莫斯科。希特勒于9月30日发动“台风行动”,企图在冬季前占领莫斯科。但冬季提前来临,德军缺乏冬装,坦克、车辆因低温瘫痪。首次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神话,证明闪电战并非无解。A项正确,排除。
B项:1943年1月31日,苏军全歼斯大林格勒市中心的德军,德军司令保卢斯被迫投降。2月2日,北部德军也被全部歼灭,战役至此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B项正确,排除。
C项: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在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德军与苏联红军共出动了近8000辆坦克。参战双方共投入了超过150万名士兵,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5000架,也创下两个纪录就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最大规模单日空战,库尔斯克会战同时也被视为东部战线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应该是“库尔斯克会战”,而不是“列宁格勒围困战”。C项错误,当选。
D项:1945年5月9日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苏军有生力量将战争拖延下去的图谋,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D项正确,排除。
本题是选非题,因此,选择C选项。
扫码回复: 时政周报 领取时政每周讲义+模拟题
面授课程